开元盛世意义(名词解释开元盛世)

日期:2024-03-07 04:31:20 作者: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开元盛世意义,名词解释开元盛世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元盛世的影响

1、国内政局在唐玄宗的治理之下非常的稳定,君臣之间关系和谐,政治一片清明。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唐朝的社会变得异常的稳定,经济也飞速的发展起来,唐朝的财政充裕,国力达到了最为鼎盛的状态,百姓生活的也非常的安逸,各个民族之间关系融洽,社会非常的安定。

2、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开元盛世”的影响中没有消极的因素存在。在军事上,唐玄宗在加大了邻接地区的军队防务之后,设立了节度使以统一指挥战守军事。虽然在前期这一项举措是有利的,但是时间一久,便演变成了节度使统辖的军事力量不断地加强而内地的军备则变得废驰,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势。再加上之后变得日益激烈的土地兼并,在一定程度上是导致安史之乱发生的潜在原因。

贞观之治的意义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

开元盛世影响

1、开元盛世说白了就是任贤臣,反贪污、安置逃亡人口,分给农民土地耕种。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增加国库收入。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

2、公元712年,唐睿宗让帝位给27岁的李隆基,这就是唐玄宗。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前期励精图治,任用贤相姚宋,使唐王朝达到了极盛,史称“开元盛世”。

3、玄宗即位之初就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励精图治。姚崇讲究实行;宋璟坚持原则,守法则正。二人鼎力辅佐朝政,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玄宗不仅重视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而且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姚崇提出的抑制权贵、不接受礼品贡献、接受谏诤、不贪边功等建议,玄宗不仅采纳而且严格执行。宋璟敢于犯颜直谏,玄宗对他又敬又怕。为改变当时的奢侈之风,玄宗下诏将皇帝服御和金银器玩销毁,重新造成有用的物品,交给国家使用;把珠玉锦绣在殿前焚毁,并规定后妃以下,不准穿锦绣珠玉。在玄宗的倡导下,节俭成了时尚。对日益扩大的佛教势力,玄宗下令严禁建造佛寺道观、铸造佛像、抄写佛经,禁止百官和僧尼、道士往来,并精减僧尼人数,从而扼制了寺院势力。

4、开元年间,玄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改革。

5、为安定皇位,稳定政局,玄宗采取出刺诸王、严禁朝臣交结诸王和抑制功臣等措施。出刺诸王,即玄宗解除诸王皇亲国戚的兵权,让他们做外州的刺史并严格限制他们,使他们不能掌握一地的军政大权,从而无法叛乱,而且规定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减少他们和京官接触的机会。对那些功臣权势,玄宗或罢免他们的官职或让他们出任地方官,这就消除了动乱的隐患。

6、为强化皇权,玄宗裁减冗官,加强吏治,革新政治。针对武后以来官吏冗滥的现象,玄宗下令免去员外官、试官、检校官数千人,撤销、合并闲散司、监十余所,从而精简了官僚机构,节约了开支。同时健全监察机构,严格选拔官吏制度,赏罚严明。玄宗对官员实行严格的考核,在开元四年组织的县令考试中,不及格的45人立即被罢免。另外他还鼓励官员外任。

7、玄宗比较注意发展经济。开元初年,流民人数巨大,玄宗采取检田括户、抑制兼并的措施,下令在全国清查户口和土地,安置逃亡人口,将籍外土地重新分给农民耕种。这样就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兼并活动,增加了国库收入。其次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玄宗当政期间,全国共兴建了56项农田水利工程,相当于全唐水利工程总数的20%以上。

8、玄宗即位后的一系列改革,使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昌盛,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开元二十年天下人口786万户、4543万人;开元二十八年,天下人口841万户、4814万人。唐都长安有人口百万,是著名的国际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代不仅商业发达,而且对外贸易兴旺,往来于唐和波斯、天竺、大食等地的商船络绎下绝。数以万计的外国使节、商人、僧侣和留学生居住在长安。开元五年至二十一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均在550人以上。气象万千的长安就是开元盛世的最好写照。

关于本次开元盛世意义和名词解释开元盛世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声明: 本文由智悦旅途内容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