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曲阜介绍简短这个问题,曲阜历史文化简介怎么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曲阜的历史背景
1、大约公元前二十七世纪末叶,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诞生于曲阜寿丘。继黄帝之后,少昊曾在曲阜营建都城。相传少昊在位84年,寿百岁,崩葬曲阜城东北寿丘云阳山,与二帝三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并称万世享祀。
2、中国古史相传的“三皇五帝”中,有四人曾在曲阜留下了活动的踪迹,开创了发达的古代文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后,曲阜属上古尧舜时代九州之一的徐州。
3、公元前十六世纪后的商代,曲阜为奄国国都,并一度成为商王朝的都城。公元前1046年,西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将其胞弟、王国宰辅周公旦封于故奄地曲阜,立国为“鲁”。
4、公元前249年楚国灭鲁,始设鲁县,公元前249年楚灭鲁始设鲁县,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鲁县入于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始实行郡县制,鲁为薛郡,郡治在曲阜。
5、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帝刘启改封皇子、淮南王刘余为鲁王,以鲁县为国都。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诏改鲁县为“汶阳”,自鲁国灭亡改为鲁县,至是年止,曲阜以“鲁”为县名,历时长达833年。公元584年定县名为汶阳,公元596年初定县名为曲阜。因“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而得名。
6、596年初定县名为曲阜。隋开皇十六年(598年),诏改县名为“曲阜”,“曲阜”一名,一直沿用至今。627年并入泗水,634年恢复曲阜建制,曲阜宋真宗时,1012年更名为仙源,曾改名为仙源县。仙源县城是曲阜有史以来继周、汉鲁城之后的第三座古城。
7、宋高宗建炎二年(1129年),金兵南下,仙源县入金朝,恢复曲阜县旧名。1129年又恢复曲阜县名。明正德六年(1511年),河北刘六、刘七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破曲阜、焚官寺民居数百,县治为墟”。
8、明武宗朱厚照诏令山东巡抚于鲁故城西南隅以孔庙为中心重筑新城,即现存明故城。清代,曲阜地方建制与明代基本相同。民国二年(1913年),属山东省岱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接隶属山东省。
9、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兖济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与泗水并成为曲泗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曲泗分治。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隶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后改称尼山专区和滕县专区。
孔府介绍
孔府是中国山东曲阜市的一座历史文化古迹,是孔子家族的祠堂居所。
孔府始建于明朝,在清代逐渐扩建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达16.7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孔府的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展示了明清两代的园林建筑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
孔府内还设有孔子研究院,是全球孔子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机构之一。
因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孔府成为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往参观的重要景点。
曲阜香稻介绍
该品种产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南门外的南泉、小泉一带。栽培历史悠久,源溯于周朝,盛于清朝乾隆年间,米优质佳,香气醇浓可口,有“一家煮饭十家香”的美称。1985年被认定为山东省名、特、优大米。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