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的古今异义(本一词多义)

日期:2024-02-27 07:03:03 作者: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本的古今异义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本一词多义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书的古今异义是什么意思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書,著也。——《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3、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骨肉古今异义

《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復于土,命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平叱曰:‘丞相新亡,骨肉未寒,汝焉敢造反!’”。”

2.比喻至亲,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

《墨子·尚贤下》:“当王公大人之於此也,虽有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诚知其不能也,不使之也。”

唐沉亚之《上寿州李大夫书》:“亚之前应贡在京师,而长幼骨肉萍居于吴。”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四:“久别重逢,情逾骨肉。”

《宋书·王懿传》:“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

《平山冷燕》第六回:“莫怪文章生骨肉,謫来元是掌书仙。”

字的古今异义

1、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间。~斟句酌。

2、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

3、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

4、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

5、(1)(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6、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论衡·气寿》

7、六畜遂字。——《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

8、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

9、亭有畜字马,岁课息。——《汉书·食货志下》

10、(3)又如:字乳(生育);字育(生育、蕃育)

11、(4)怀孕,体内怀着胎儿[bepregnant]

12、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易·屯》

13、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准书》

14、(5)又如:字牝(怀孕的母畜);字孕(怀胎;生殖);字马(怀孕的马)

15、其僚无子,使字敬叔。——《左传》

16、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左传·成公十一年》

17、牛羊腓字之。——《诗·大雅·生民》

18、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19、(7)又如:字养(抚养;养育);字民(养育人民);字育(化生);字孤(抚养孤儿)

20、于父,不能字厥子。——《书·廉诰》

21、乐王鲋字而敬。——《左传·昭公元年》。注:“字,爱也。”

22、(9)又如:字孤(抚爱孤儿);字爱(抚爱)

23、天会间,充女直字学生,学问通达,观书史,工为诗。——《金史·温敦兀带传》

24、防民之理甚周,而不至皎察;字民之方甚裕,而不至使侵蛑。——刘禹锡《答饶州之使君书》

25、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离骚》

26、武字子卿。——《汉书·李广苏建传》

27、张衡字平子。——《后汉书·张衡传》

28、扣其乡及姓字。——明·魏禧《大铁椎传》

29、(13)女子许嫁[girlremaintobebetrothed]

30、甚至于说,待字的大姑娘,也得拿出来抽签。——茅盾《动摇》

31、(1)文字(古时单体叫文,合体叫字,后人逐渐不再严格区别)[word;characters]

32、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33、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汉书·艺文志》

34、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35、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通志·六书略》

36、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梦溪笔谈·活板》

37、(2)又如:字指(文字的含意);字号(以文字作符号);字音(文字的读音);字格(书写文字的格式);字债(文字的债务);字学(文字学);中国字,汉字;篆字;字脚(字眼);字养(指用在某处的字眼)

38、(3)表字,人的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anothernametakenattheageoftwenty]

39、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

40、幼名,冠字。——《礼记·檀弓》。疏:“始生三月而加名,故去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顶加字。”

41、闻名即知其字,闻字而知其名,盖名与字相比附故。——《白虎通·姓名》

42、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孔子世家》

43、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史记·陈涉世家》

44、(4)名号[(person's)nameandalias]

45、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论衡·书虚》

46、(5)用文字写成的凭据、字条或短柬[receipt;contract]

47、杨执中又写了一个字去催权勿用见这字,收拾搭船来湖州。——《儒林外史》

48、(7)字眼,词[wording;words;diction;wordsorphrasesusedincertaincontext]。如:他用字准确;在创业者的字典里找不到“害怕”这个字

49、(8)字迹[handwriting]。如:字仿(仿照字样学写字);他写一手好字;她的字很难认

50、(9)书法[calligraphy]。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51、又有李元中,字画之工,追踪钟王。——宋·王明清《挥麈三录》

52、原来是问金冬心的字,我拿去卖了。——巴金《秋》

5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54、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儒林外史》

55、(12)字体[formofawrittenorprintedcharacter;styleofhandwriting]。如:颜字;柳字

56、(13)字音[pronunciationofacharacter]。如:咬字;字正腔圆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 本文由智悦旅途内容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