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特点(德国教育体系)

日期:2024-03-07 08:10:40 作者: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德国教育特点,德国教育体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德国的教育体系是怎样的

德国小学实行4年制的教育制度,小孩子6岁就能入学,跟中国有些教育制度是一样的。

柏林和勃兰登堡州是6年小学教育制,每周5天上课时间,一年12周假期,一共2个学期。一年的8、9月—次年的2月为第一个学期,次年2月—7、8月为第二个学期。学年结束之后会有学年证书,记录学生一年的成绩和表现。

德国中学:德国中学是不同类型的中学融合体,有5年制、6年制,以及9年制。体制比较灵活,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挑选学习的年限。

德国有3类中学:5年普通中学,6年实科中学,9年高级中学。还有综合中学。只有持高级学校的毕业证书才能去高等院校深造,这个毕业证书也称为高级中学9年制毕业证书。

如果不是高级中学毕业的学生,需要接受双轨制职业培训,结合学校的理论培训以及企业实践进行学习,类似于中国的职业高中。

德国的高等教育历史可谓悠久,1386年就建立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学就在德国。大部分大学都有500年以上的建校历史。

德国大学分为不同类型:工科大学、综合大学,还有以某一个专业为主的理工科学院、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或者高等专科学院,类似于中国高等院校

五种道德观及其特点

五种道德观念简称“五道念”。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伦理学的主要内容。赫尔巴特认为伦理学为教育指明目的,教育的最高目的(必要目的)即培养人具备“五种道德观念”:(1)“内心自由”的观念,指认识与意志统一,要求人们明辨事物的真伪、善恶、美丑,“只受制于内在的判断”,而不受“一切外在影响的羁累”;(2)“完美”的观念,指人多方面发展,要求具有完美的理想和实现志向的坚强毅力。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五种道德观念

简称 五道念

基本简介

(3)“善意”的观念,指善行的决心,要求一个人不顾个人利害,能与人为善,使个人意志与他人、社会意志协调,以免发生恶意的冲突;(4)“正义”的观念,指人们发生冲突时,应以“正义”去调节,这种观念实际即“守法”观念;(5)“公平”的观念,指对人们的行为应实行善者赏、恶者罚,赏罚分明,公平合理。赫尔巴特认为,这五种道德观念是人类普遍应具备的美德,是“巩固世界秩序”的“永恒真理”。

17-18世纪德国学前教育概况

德国的幼儿园教育体系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幼儿园这个概念首次出现正是在德国。

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就是由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德国幼儿学家福禄培尔创办的,1837年,福禄培尔在德国勃兰登堡大胆招收了一批儿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学龄前儿童的组织。

德国的学前教育体系在德国获得成功后迅速向世界各国传播,现已成为各个国家成熟的教育体系。

各个国家的师范教育特色

一、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制度特色

1.重视在职进修

现在世界主要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以法律政策和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来推进教育改革,其共同特点是重视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和专业化。也就是说各国正在力图综合教师的培养、任用、进修,通过严格实行教师的资格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任用标准和工资待遇、完善教师教育制度来促进教师素质能力的提高。过去,各国把提高教师素质能力的重点放在职前培养教育上,认为经过一次正规性训练就可以培养出适合时代所需求的教师,现在,教师的在职进修已经被视为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在师资培养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化的主要国家对于教师继续教育更为关心,甚至比职前培养教育还要重视。

德国教育特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德国教育体系、德国教育特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声明: 本文由智悦旅途内容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