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致远评价(关于马致远的介绍)

日期:2024-03-14 13:55:15 作者: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对马致远评价的问题,以及和关于马致远的介绍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一句话评价马致远

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而曾为官,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1295年初-1297年初)参加了“元贞书会”,晚年似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

如何评论马致远的字一生

马致远这一生,可以说是坎坷一生,富有才华而又有政治抱负,为人不谈,一心为民。战文场,曲状元是对他最恰当的评价。

马致远最后留给这个世间的,更多的是他的优秀作品,文人本质。佐国心,拿云手,这是多难得的气概。为人一世,我们也没有必要注重名利如何,但是也要像致远一样,行走一生,做自己喜欢的事,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

生而为人,总要有所建树。因此,我们如果要学习马致远,除了要学习他的那些卓越才华,学习他的那些传世名篇。还要学习他的精神境界。桀然不动,自立东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马致远有什么成就

杂剧

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擅长用叹世超世的形式,虚掩其外,而愤世抗世的内容,则深寓其中。虽其大多数杂剧的戏剧效果不是很强的,但前人对他的杂剧评价很高,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剧中所抒发的人生情绪容易引起旧时代文人的共鸣,二是语言艺术的高超。

散曲

马致远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状元”之称。其散曲题材领域广、艺术意境高、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小令

《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被誉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与他的小令《秋思》和套曲《秋思》构成了马致远艺术创作的三座高峰。

关于本次对马致远评价和关于马致远的介绍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声明: 本文由智悦旅途内容来源网络